一、目的要求
设立本专业的目的,一是弘扬中华武术,倡导科学文明健身。二是推广和发展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功夫扇等各项运动。三是通过全面、系统、规范的教学,使学员了解其基本理
论知识,正确掌握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功夫扇的基本技术动作和基本套路,对老年人也是一种强身健骨、养练一体的理想运动形式,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陶冶情操,提高身体健康,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从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二、教学学制与教材
(一)学制
学制为一学年,分上下两个学期,每学期15周,每周一次课(2课时),共30课时,全学年共30周60课时。
本学科教学按太极拳初级班、太极拳中级班、太极剑(扇)班级设置。
1、太极拳初级班,学制一学年,两个学期,每学期15周,每周一次课(2课时),共30课时,全学年共30周60课时;
2、太极拳中级班,学制一学年,两个学期,每学期15周,每周一次课(2课时),共30课时,全学年共30周60课时。
3、太极剑(扇)班,学制一学年,两个学期,每学期15周,每周一次课(2课时),共30课时,全学年共30周60课时。
(二)教材
1、24式太极拳,采用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李德印编著教材;
2、42式太极拳采用人民体育出版社,太极拳运动(增订本),本社编教材和李德印音响视频资料教材;
3、32式太极剑、42式太极剑,均采用人民体育出版社太极拳运动(增订本)本社编教材和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李德宁编著教材;
4、太极功夫扇,采用北京体育大学李德宁、马一楓、方弥寿编著的教材。
三、教学内容与课时
(一)太极拳初级班
第一学期,授课15周30课时
1、基本理论知识,太极拳的起源、运动形式、运动特点、健身作用;
2、太极拳的基本功、养生功、如压腿、踢腿、控腿等;
3、太极拳的技术要领,如歩型、步法、手型、手法、眼法等;
4、了解什么是段位制太极拳套路,传统套路与竞赛套路;
5、进行二十四式太极拳,前十二式的套路练习。
第二学期:授课15周30课时
1、巩固基本功;
2、深入讲解太极拳的练习方法;
3、难度的规范划(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的不同逐一训练);
4、套路的深入化,正确掌握每一个要领。
教学提示:使初学太极拳的学员,有生到熟逐步掌握基本知识,基本功法、基本动作做到姿势正确,步法稳定,动作舒缓、连贯协调、气势柔和、呼吸自然、意动势随、连绵不断。
(二)太极拳中级班
第一学期:授课15周30课时
1、42式太极拳理论;
2、42式太极拳前1—21式套路练习。
第二学期:授课15周30课时
42式太极拳后22—42式套路练习。
教学提示:一是体会42式太极拳基本的手法、歩型、步法和身形、身法基本的拳式,如云手、单鞭,如封似闭以及基本的内功,如站桩、呼吸、训练等。
(三)太极剑(扇)班
第一学期:授课15周30课时
1、太极功夫扇理论;
2、太极功夫扇套路。
教学提示:体会扇子的挥舞和武术的攻防技巧灵活结合,让古老的武术运动和京剧、舞蹈巧妙配合,在训练中体现刚柔并举,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二学期:授课15周30课时
1、42式太极剑的理论;
2、42式太极剑套路。
教学提示:首先把架搭好。一是剑法清楚,动作正确,清楚各种剑法的特点要求和动作要领,以及各种剑法之间的区别。二是动作基本连贯,掌握好每次剑法之间的衔接动作。
四、原则方法
1、编好太极拳、剑、扇套路,分动解说教案,录好各类录音带备用。
2、动作学练中,理论结合动作,精讲多练抓住重点教学,随时纠正动作问题,达到动作规范性。
3、认真备课,耐心讲课,言传身教,主动交流,提高辅导水平。
4、教育方法灵活,示范演示有问必答不厌其烦,使学员在规范性上要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