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要求
通过在我校的学习和训练,使学员基本了解二胡的构造和发音原理以及演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正确掌握二胡的演奏姿态和演奏基本功,以期达到弘扬民族音乐,普及二胡知识,提高二胡演奏和欣赏水平。
本课程设立初级、中级、提高班三个班次。学制为一学年,分上下两个学期,每学期15周,每周一次课(2课时),共30课时,全学年共30周60课时。初级班打下二胡演奏的基础,能演奏小型乐曲;中级班进一步提高演奏技能,能演奏换把乐曲;提高班演二胡演奏水平显著提高,能演奏多调性乐曲。
使用教材:
1、本校教师陈晨编《二胡教程》。
2、参考《全国二胡演奏作品合集》。
二、教学内容
初级班 第一学期 学习时间:30课时
1、二胡简介,二胡演奏姿势。坐姿及持琴、左右手型、按弦动作、运弓、连弓等技法学习;
2、掌握D调一把位手法,做到手型正确,音位、音准、指距准确。
3、基本掌握练习中涉及的演奏技巧。如:长弓、短弓、分弓、连弓、换弦等。
4、对弓速与弓向、旋律、节奏,能做到两手配合协调,节奏感较好。
5、乐曲演奏为基础技巧的综合应用,要求手法正确。其中包括:《D调小乐曲》《小星星》《上学歌》《划小船》《大雄鹅》《白族民歌》《鄂伦春小唱》《十朵鲜花》《萧》《山村初晓》及自编曲《红星歌》《我爱北京天安门》等。
初级班 第二学期 学习时间:30课时
掌握G调一把位手法
基本掌握G调演奏技巧。
学习G调练习曲。
G调乐曲演奏综合练习。其中包括:《祝你生日快乐》《新年好》《陕北民歌》《焗大缸》《满堂红》《牧童之歌》《邀请舞曲》《山清水秀好风光》《孟姜女》《铃儿响叮当》《西藏舞曲》《嘀哩嘀哩》以及自编曲《微山湖》《在希望的田野上》等。
中级班 第一学期 学习时间:30课时
1、学习掌握D调、G 调第二把位换把的方法,要求做到换把流畅、准确、音准。
2、学习D调、G调换把练习曲演奏。
3、D调、G调换把乐曲。其中包括:《劳动最光荣》《小燕子》《嘎达梅林》《世上只有妈妈好》《打黄羊调》《翻身农奴把歌唱》《歌唱二小放牛郎》以及自编曲《共筑中国梦》《爱的奉献》等。
中级班 第二学期 学习时间:30课时
1、揉弦,初步掌握滚揉的正规揉弦动作。
2、基本掌握练习曲中涉及的演奏技巧。如:十六分音符连弓、前后十六分音符、顿弓、附点音符、弓法。
3、学习揉弦的重点练习曲。
4、揉弦的综合练习乐曲。其中包括:《欢聚》《放风筝》《翻身农奴把歌唱》《弓桥泛月》《城南旧事》《马车夫之歌》《绣荷包》《采蘑菇》《南泥湾》以及自编曲《春天的故事》《九九艳阳天》等。
提高班 第一学期 学习时间:30课时
1、学习掌握F大调基本技法。
2、学习掌握快弓演奏技巧的运用。
3、学习快弓练习曲。《换弦练习》《第一把位保留指练习》《交替换弓练习》
4、学习F调综合练习乐曲及快弓乐曲。其中包括:《金孔雀轻轻跳》《短歌》《敖包相会》《牧羊姑娘》《我爱我的台湾岛》《卖报歌》《绣灯笼》《采药扑蝶》以及自编曲《长城谣》《采茶舞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等。
提高班 第二学期 学习时间:30课时
1、学习掌握F调换把演奏技巧。
2、继续巩固第一学期的快弓技巧练习。
3、继续巩固持琴、持弓、手型、按弦、运弓、换弦等技术动作的正确方法,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4、学习F调综合演奏乐曲。其中包括:《曼莉》《小河淌水》《十送红军》《边疆的泉水清又清》《剑舞》以及自编曲《好日子》等。
三、教学原则
1、因人施教,学有所乐。根据中老年人的自身特点,本着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由易到难、结合实际、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原则。让老年学员在快乐中学习二胡知识。
2、创新教学方法,学有所成。首先,结合所学作品,学习音乐知识,剖析音乐内涵。坚持基本功训练,坚持以示范为主;其次,亲力亲为,对乐曲旋律进行多次不同风格的示范演奏,让学员仔细辨析优劣,从中捕捉灵感,培养学员的乐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唤起他们内心对音乐的感受,从而提高他们学琴和练琴的自觉性。再次,结合所学乐曲,加强基础训练,注重在“巧”字上做文章。
3、教学互动,亦师亦友。在教学实践中,把老年学员当成自己的亲人,亦师亦友,教学相长,与他们携手前行。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教与学双向互动。始终要坚持“勤学苦练,不耻下问,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学相长,能者为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三十二字学琴方法。
4、迈向社会,学有所为。提倡自学加辅导的学习方法,课堂训练与登台展示相结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一是把学员们组织起来走出教室,迈向社会,到广场、公园等人群密集的地方排练、练功,锻炼大家面对公众拉琴的胆量,增强拉琴信心。二是组织学员排练节目,创造机会让大家登台表演,激发学员学习二胡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