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课程设置 |
通知公告 | 校园文化 | 社团活动 |
![]() |
首页 > 寿光老年大学 > wap > 银发学子 |
陈儒科 |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4-12-16 |
退休前,陈儒科是一家运输企业的工会主席。“工会的职责就是要为职工说话办事,职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工作时,陈儒科不止一次这样说。 有一年,他所在的公司负责从羊口到青州运送原盐,公司里有司机200多人,他们长年累月跑在运输路上,很辛苦。不知多少个春节,陈儒科主动要求留下值班,与司机们一起过节。那时候的春节,饭店都不营业,为了方便司机们吃饭,陈儒科让人炸好咸鱼,分成200多份,又买上200多个暖瓶,分给司机们,让他们在路上可以喝到热水,吃上饭。 在职工眼中,陈儒科从来就没有领导架子。上世纪90年代初,为方便司机休息,公司在县城设有一个中转站。一次,陈儒科从羊口到县城看望职工,到中午了,中转站领导为陈儒科找好了饭店,他坚决拒绝,因为司机们都是一人一碗白菜、一个馒头蹲在院子里吃,他要求也给自己这样一份饭,跟职工们一起蹲着吃。 就因为他对职工的那一份“上心”,陈儒科在工会主席岗位上一干就是30年,并且每次他都是高票当选,直到退休。 “干工作勤勤恳恳,交朋友真心实意,对父母孝顺上心。”这是75岁陈儒科的人生总结。工作时,在其位谋其政,他把工人当成自己的兄弟;退休后,他老有所乐,做起邻里纠纷的调解员、孩子们的免费家庭教师。他说,人退了工作不能退,这样的事儿他会一直做下去。 在沁园小区,提起陈儒科,很多居民都竖起大拇指,说他是个热心而又勤快的老人。 2012年冬到今年春天,连下了几场大雪,雪后,陈儒科和老伴都是很早就起床到小区内扫雪,雪太厚,老两口体力达不到,就干一会儿歇一会儿,鞋和衣服都湿了,脸和手却冻得发红,但老两口还是坚持把道路打扫干净。干完了,天还没亮,老两口收拾好工具回家了。早起的人们走在畅通干净的路上,多方打听才知道是陈儒科老俩做的好事儿。受两位老人的影响,每次下雪后邻居们都是自觉扫雪。 陈儒科的热心是出了名的,小区里谁家有了事儿都愿意找他帮忙协调。前段时间,有个老人跟陈儒科诉苦,说儿子很长时间不给养老钱了,也不回家探望,老人请陈儒科帮忙写份起诉书,要求脱离父子关系。陈儒科了解情况后,耐心地开导、宽慰老人,他又要来老人儿子的电话,一遍遍给老人的儿子上“思想政治课”,让他孝敬老人、尊敬老人。通过调解,老人的儿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向老人承认错误。春节时,老人的儿子给父母寄来了500元,还有一些营养品,并经常打电话询问父母的身体状况,父子关系得到了改善。 “干净的路面上,有块砖头,来往车辆绕道而行,停下拿走这块砖头;别人搬着沉重的东西赶路,帮忙抬一下……”陈儒科说,日常生活中,自己做的都是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儿,但都是有利于别人的事儿。人退休了工作不能退,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能为大家做一些有益的事,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在陈儒科家的客厅里,两幅牡丹画挂在墙上,画上的牡丹栩栩如生,还有一幅鲤鱼戏水图,这些都是他的作品。退休后他参加了老年大学,画画、写字都是在老年大学里学的,还有多幅作品获奖。有人听说陈儒科画画很好,就把孩子送到他家,请他帮忙指点。后来,跟着他学习画画的孩子越来越多,如今已有十多个了。 孩子们上课,陈儒科不但不收费,还伺候好水果、开水等,耐心、细致地教授孩子们画画技术。“爷爷,我画的画儿得了一等奖。”“很多人都夸我画得好。”……每每听到孩子们跟自己汇报成绩,陈儒科就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本报记者袁萍/文刘敏/摄实习记者袁正立 通讯员 张茂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