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校园新闻 课程设置
通知公告 校园文化 社团活动
首页 > 寿光老年大学 > wap > 课程设置 > 教学大纲

行书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6-01-28

一、目的要求

书法艺术是我国数千年以来的灿烂光辉的传承,有着严谨的汉字结构与高超的书写技巧,是传承至今源远流长的宝贵财富。在发展的过程中传载着中华文华与华夏的文明。掌握行书草书的基本技巧,增强汉字书写能力。

(1) 通过行书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掌担行书的相关知识,书写技巧,培养学习兴趣从而体验传统行书的共性和个性魅力,提高鉴别能力和创作能力。

(2)通过草书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体验传统草书书法的魅力,提高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学制教材

(一)学制

学制为一学年,分上下两个学期,每学期15周,每周一次课(2课时),共30课时,全学年共30周60课时。

(二)教材

行书:参考王羲之《圣教序》,选用本校书法教室张柏龄主编的《行书概论》教材。

草书:王羲之《十七帖》,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三、内容课时

第一学期:15周共30课时

行书:1.简述行书的基本知识,介绍王羲之《圣教序》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特点。

2.学习行书的基本笔画,同时结合笔画练习相应数量的单字。

3.学习《圣教序》文本。

草书:1、结合王羲之《十七帖》,讲解《十七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简介王羲之书法对于书法的标准与源头作用,介绍草书的用笔方法及草书的点画特点。

2、示范点、横、轻,微,钩、折在《十七帖》中的变化规律。讲解王羲之对于草书演变过程的里程碑式的作用。

3、学习草书的基本笔画落笔,并进行相应的单字练习。

第二学期:15周共30课时

行书:

1、书法欣赏的意义和必要性。

2、《圣教序》的文本学习和练习。

3、行书作品常用的格式讲解及应用。

4、行书的创作过程及要领。

草书:

以《十七帖》为例,强调草书字体的演变过程,使学员通过讲授和示范掌握草书结构的原则和方法。明了《十七帖》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组合关系或分布,掌握时间的节奏和空间的节奏,达到草书创作气脉畅通,斜正对比,开合对比及疏密对比等,在经意布局与自然书写中熟悉章法格局的差异。能够独立完成学员满意的草书作品。

四、原则方法

1、课内课外相结合,因人因材施教,解决个人与集体的对应需求,课后的作业布置因人而异,课堂讲课和学员动笔练习相结合,形成有针对性的师生互动。让每个学员学有收获。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讨崇尚清和雅正的晋人风韵,以示范为主,明示心、意、气、力之间的关系及草书结体四忌,引导学员进行高品质、高境界的草书创作实践

3、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掌握先易后难由浅到深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员的行书、草书技法,加强书法知识的学习。

4、教师在课堂上向学员传授知识的方法,要求语言具有逻辑性,生动形象,趣味性强,具有启发性。

5、赏析与观摩相结合,交流互动,增强学员的兴趣与积极性。